首页
全区动态
通知公告
景区动态
东坡文化
历史题咏
东坡故事
东坡美食
文物赤壁
东坡墨迹
游览赤壁
景区简介
景区照片
景区视频
畅游赤壁
数字漫游
东坡赤壁
在线购票
在线购票
政务公开
机构设置
信息公开
党群建设
留言反馈
留言反馈
历史题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东坡文化
>>
历史题咏
历史题咏
东坡故事
东坡美食
文物赤壁
东坡墨迹
宋代黄州刺史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01-24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榛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不可具状。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
七言律诗 夏日(宋 张耒)
01-24
夏日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睛。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判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这首诗的译文:夏日昼长,江村风日清丽,屋檐上栖息着许多小燕雀,羽翼都已长成。蝴蝶展翅停在午间的花枝上,在晴朗的天气里,蜘蛛在屋角悠然织网。月光照射在疏疏落落的帘子上,斜倚枕上,听着潺潺溪水声。久已花白的头发如今像霜雪一般白了,一直想做个樵夫或渔翁混过这一生! …
发安化回望黄州山——张耒
01-24
发安化回望黄州山流落江湖四见春,天恩复与两朱轮[1]。几年鱼鸟真相得,从此江山是故人[2]。碧落已瞻新日月,故园好在旧交亲[3]。此生可免嘲伧父,莫避北风京洛尘[4]。【注释】[1]“天恩”句:指诗人复被朝廷启用。朱轮:达官贵人所乘之车,在汉代,公侯及二千石以上之官皆得乘朱轮。[2]“几年”二句:指因被贬在外,四年来流落江湖,与鱼鸟相亲,与山河为友,即在游历山河胜迹中找到了乐趣。相得:相处愉快,有…
王禹偁《村行》赏析
01-24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这首《村行》是北宋王禹偁即景抒情小诗中的代表作之一。开头两句,交代了时、地、人、事。时令是秋季,这是以“菊初黄”间接交待的;地点是山间小路,这是以“山径”直接点明的;人物是作者本人,这是从诗的结句中的“吾”字而得出的结论;事情是作者骑马穿山间小路而行,领略山野旖…
朴质轻快,灵动飞扬——黄庭坚咏茶诗词意蕴风格探析
01-24
黄庭坚(1045 - 1105) ,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 人。北宋著名诗人、词人、散文作家和书法家,是宋诗史上一位开宗立派、影响深远的大家,和苏轼一起,合称“苏黄”。他又被推崇为宋代最有影响的“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中的三宗之首,甚至被誉为“宋兴以来,一人而已”( 1) 的宋诗最杰出的代表。他的诗学理论在宋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对于黄…
寓居春日书事——张耒
01-24
寓居春日书事 朝代:宋作者:张耒 禅宫寂寂白昼长,出门江山悲异乡。 歌檐日暖好鸟语,空庭客稀春草长。 红树人家隔修竹,青芜村路达横塘。 欲向东城踏青去,碧云何处水茫茫。
北宋诗人陈师道写诗写成“石头”
01-24
自古文人总会有些怪异,而诗人又是文人中最怪的。古代文科生社会地位高,有博取功名的渠道,因此许多诗人虽然酸腐,可是也知道适当变通。清高狂放如李白,也有写马屁诗的污点;正直如韩愈,也有见风使舵的事例,这些如今都成了索隐派穷追猛打的“尾巴”。不过,索隐派奈何不了那些因诗成病的人,比如北宋诗人陈师道,他的一生就硬气得找不到一点“软肋”。陈师道16岁拜师曾巩,当时正值王安石变法,朝廷以经义之学取士。也许认…
赤壁(杜牧)赏析
01-24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译诗: 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 我把它仔细磨洗,认出是三国的遗迹。 倘若当年,东风不将周瑜助, 那么铜雀高台春光深, 深锁住,江东二乔,沦为曹公妾。铜雀:建安十五年(210)曹操于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建造铜雀台,因楼顶铸有大铜雀而得名。《水经注·浊济水篇》:"邺西三台,中曰铜雀台,高十丈,有层百一间。"二乔:《三国志…
齐安郡后池绝句——(唐)杜牧
01-24
齐安郡后池绝句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唐)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唐)杜牧
01-24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依恨,一时回首背西风。秋风无不搅离心,梦泽萧葭楚雨深。自滴阶前大梧叶,千君何事动哀怜。 (唐)杜牧
北宋才子黄庭坚:苏门弟子 诗书双绝
01-24
历代文人对秦观的评价
01-24
1. 宋苏轼评秦观:"有屈、宋之才。"(屈原、宋玉)又戏评秦观、柳永:"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 对秦少游《踏莎行》末尾两句,更加赞赏,谓"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 王国维《人间词话》评此词,力赞上阕"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两句,认为词学的意境气象堪比屈原九章和《诗经》"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而苏轼就最喜欢这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认为其气格、意蕴,毫不愧色于"…
西江月——苏轼
01-24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这首寄情山水的词,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期间。作者在词中描绘出一个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境界,把自然风光和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在诗情画意中表现自己心境的淡泊、快适,抒发了他乐观、豁达、以顺处逆的襟怀。上片头两句写归途所见:“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弥弥,是水盛的样子;层霄,即层云。春夜…
苏轼——【临江仙】
01-24
【临江仙】(夜归临皋)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再度夜饮归来,这已经成为词人日常生活表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上片写醉后归来情景。夜饮之“醒复醉”与“归来仿佛三更”,可以明显看出词人是在借饮酒逃避现实,忘却贬谪之痛苦。词人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偶然事件:“家童鼻息如雷鸣,敲门都不应”,…
苏轼——鹧鸪天
01-24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词人贬官黄州,闲暇无事,便以悠闲的心境去对待周围的景物。他柱杖漫步村舍古城,虽然景致荒凉,周围都是“乱蝉衰草”,但是,词人依然能发现“林断山明竹隐墙”的别致景色,仰视则是“翻空白鸟”,生机勃勃;俯看则是“照水红蕖”,馨香灿烂。画面色彩相宜,动静相配,再加上雨后…
苏东坡《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赏析
01-24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赏析】以豪放派著称的苏轼,也常有清新婉丽之作,这首《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就是这么一首杰作。“花褪残红青杏小”,既写了衰亡,也写了新生,残红褪尽,青杏初生,这本是自然界的新陈代谢,但让人感到几分悲凉。睹暮春景色,而抒伤春之情,是古诗词中常有之意,但东…
《喜雨亭记 》原文及译文
01-24
原文:喜雨亭记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大小不一,示其不忘一也。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
何薳《东坡画扇》原文与译文
01-24
原 文 先生职临钱塘日,有陈诉负绫绢钱二万不偿者者。公呼至询之,云:“ 某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逾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悔不胜而去。遂尽偿…
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01-24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佳节若为酬?但把清樽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赏析】这首词是苏轼贬谪黄州期间,于元丰五年(1082)重阳日黄州赤壁之涵辉楼宴席上为黄州知州徐君猷而作。词中抒发了作者旷达乐观而又略带惆怅、哀愁的矛盾心境。作者以诗的意境、语言和题材、内容入词,紧扣重九楼上饮宴,情景交融地抒写了自己的胸襟怀抱。 词的上片写楼中…
次韵子瞻武昌西山(宋 黄庭坚)
01-24
漫郎江南酒隐处,古木参天应手栽。石坳为尊酌花鸟,自许作鼎调盐梅。平生四海苏太史,酒浇不下胸崔嵬。黄州副使坐闲散,谏疏无路通银台。鹦鹉洲前弄明月,江妃起舞袜生埃。次山醉魂招彷佛,步入寒溪金碧堆。洗湔尘痕饮嘉客,笑倚武昌江作罍。谁知文章照今古,野老争席渔争隈。邓公勒铭留刻画,刳剔银钩洗绿苔。琢磨十年烟两晦,摸索一读心眼开。谪去长沙忧鵩入,归来杞国痛天摧。玉堂却对邓公直,北门换仗听风雷。山川悠远莫浪许,…
页次:
1
/
6
页 每页
20
总数
106
1
2
3
4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