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区动态
通知公告
景区动态
东坡文化
历史题咏
东坡故事
东坡美食
文物赤壁
东坡墨迹
游览赤壁
景区简介
景区照片
景区视频
畅游赤壁
数字漫游
东坡赤壁
在线购票
在线购票
政务公开
机构设置
信息公开
党群建设
留言反馈
留言反馈
东坡美食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东坡文化
>>
东坡美食
历史题咏
东坡故事
东坡美食
文物赤壁
东坡墨迹
《荔枝叹》
01-24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59岁时贬惠州,苏公迎来了仕途最低潮的时期。他将精力转移到美食上,很快,他发现惠州其实是个很美好的地方:“惠州风土食物不恶,吏民相待甚厚。”这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他自己耕种了品种繁多的菜园子,有美味堪比莼菜的藤菜和百吃不厌的荔枝。有一天他的儿子苏过捧着一盘鲜荔枝给父亲,苏东坡尝过以后非常喜欢,荔枝又唤起了他的创作灵感,写下了,《荔枝叹》“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
苏东坡与他种下的竹
01-24
竹是植物界公认的四君子之一,有傲骨的文人雅士,大都喜欢竹。 早在魏晋时期,就有著名的“竹林七贤”。他们远离朝堂,隐居山野,匿身于茂林修竹,崇尚自然,追求一种与世无争的自由生活。“书圣”王羲之每到一处,若是发现没有竹子,简直睡不着觉,必亲手种上方才罢休。 对竹的…
苏东坡与鱼
01-24
一 咏鱼诗脍炙人口 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的诗词作品及其饮食生活,都和鱼结有不解之缘。苏东坡撰写了不少咏鱼诗词,例如,脸炙人口的《惠崇春江晓景》,吟咏有肉味鲜美,但须防止中毒的统科鱼类河豚:“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还有《戏作(鱼回)鱼》:“粉红石首仍无骨,雪白河豚不药人。寄语天公与河伯,何妨乞与水鳞。”《鳊鱼》:“晓日照江水,游鱼似玉瓶。谁言解缩颈,贪饵每…
苏东坡与吃
01-24
北宋的苏东坡不仅是一位文学家,还是位美食家,许多美食经他品尝后,由他妙笔生花地评点,从而名扬千古。 最有名的当然首推家喻户晓的“东坡肉”。东坡谪居黄州的时嗜食猪肉,并逐渐摸索了一套独特的烹饪方法。他在《食猪肉》里写道:“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这也许就是最初烧制“东坡肉”的方法吧。 后来,他去杭州做官,传说因他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过节时,当地百姓送他许…
黄冈团风县特产“狗脚”
01-24
团风狗脚系用白面粉、糖稀、红糖、麻油、五香和苏打合面做成的狗脚形食品,贴放在炉内烘坑上烘烤而成。其色泽金黄,松酥可口,香甜、耐存放,为团风镇特产。团风“狗脚”的传说大学士苏东坡与安国寺的大和尚参寥子,爱吃黄州老记熟食店的东坡饼,这事儿一传十,十传百,把个东坡饼给传神了。都说东坡饼是苏东坡按照神仙托梦说的方儿制成的,本是仙品中的一绝。这样一来,只要听说过东坡饼的都想尝尝。自然,老记熟食店的生意就越来…
东坡茄子煲
01-24
东坡茄子煲的制作材料:主料:五花肉500克,茄子3根,肉末50克,荷叶1张,红椒片,青椒片,葱花各适量。调料:葱,姜,盐,色拉油,味精,鸡精,糖,老抽,胡椒粉,香油,水淀粉各适量。教您东坡茄子煲怎么做,如何做东坡茄子煲才好吃1、五花肉斩块,入油锅加葱、姜炒香,入盐、味精、老抽、胡椒粉调味、调色,烧至红亮酥烂。2、茄子切成长条,入油锅炸熟,加肉末、五花肉汁红烧,入盐、鸡精、糖、香油调味,勾芡。3、煲…
苏轼与灌香肠的民间故事
01-24
典 故: 宋朝光佑年间,杭州一带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太守苏轼开仓放粮,救了一州百姓,地方上的豪门大户,却暗中告他借救灾之名,行贪污之实。糊涂的抚台大人听信馋言,将苏轼拘捕查办,并奏朝廷判决。几个告状的又买通了牢狱看守,要他们暗使手脚将苏轼饿死。没几天,苏轼就被迫害得奄奄一息。一天,看守提着一个篮子进来,对他说:“有人给你送来美味佳肴了。”说着,将篮子往地上一放,捂着鼻子出去了。苏轼凑近一看,是…
黄州东坡肉
01-24
苏轼,又号苏东坡,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不仅在诗文、书法、绘画上造诣很深,而且对医学、考古、水利等诸方面均有独到的见解。并对膳食、烹饪亦颇有研究,可谓知味善尝,既会吃,又会做,是一位著名的烹饪学家和美食家。以其别号东坡命名的菜点很多,且流传有不少的趣闻轶事,其中尤以名肴“东坡肉”的传说最为广泛。并以其不凡的来历,响誉古今。北宋元丰二年十二月(公元1080年初),苏轼因“乌台诗案”…
东坡提梁壶的传说
01-24
「东坡提梁壶」相传为宋代苏东坡所创制,以其圆纯端重的造型,简巧虚空的提梁设计,恰到好处的布局安排,以致它引取大文豪「苏东坡」之名为壶,历来为壶界所珍,那么「东坡提梁壶」到底是何时面世?何时创制?怎么来的?怎么演变成为如今公认的定型传统经典之作?笔者将做一番简单介绍。 东坡提梁壶的传说在宜兴窑场丁蜀地区,在民间流传最广、最深、最普遍的故事,莫过于「东坡提梁壶」。传说宋朝大学士苏东坡晚年不得志,弃官…
苏轼与茶结缘
01-24
作为宋代的文坛宗主,苏轼对于当时的流行时尚——烹茶品茗也情有所钟,并写下了许多论述茶的诗文,对茶事颇有研究。 苏轼与茶结缘,是25岁在陕西凤翔为官的时候。《观林诗话》中载,苏轼十分喜欢凤翔玉女洞的泉水,每次去,都要取两瓶携回烹茶。后来他常遣人去取水,为了不致遭人阻拦,他把一块竹片剖成两半,一半交由寺僧保管,另一半由取水的使者持为信物,并将之戏称为“调水符”。《高斋漫录》中载,司马光和苏轼有一次谈…
话说苏东坡与东坡肘子
01-24
东坡肘子是川菜中的一道名菜,很多朋友来四川或者到川菜馆可能都会品尝。东坡肘子也因其肥而不腻,入口化渣,滋味丰满而备受众多食客的推崇。吃归吃,但是可能很多朋友会问,既然名字中含有东坡二字,那此菜是否和大文豪苏东坡有什么渊源呢?这里,我们将此菜的来历说法呈现出来,以飨各位好吃嘴。 传说一:苏东坡曾到过江西永修一带,并为当地一个农夫的孩子治好了疾病。农夫为表感谢,特地留他吃饭。乡村美景陶醉了苏东坡,他…
苏轼与三游神仙鸡
01-24
三游神仙鸡,是湖北宜昌市一道传统菜。 相传,三游神仙鸡的得名,源于宋代的“三苏”。早在北宋嘉裕元年(公元1056年)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从故乡湄洲(今四川眉县)赴汴京(今河南开封)应考。途经夷陵(今湖北宜昌市),被三游古洞的险峻所吸饮,遂备上酒菜到此一游,游玩之间对酒吟诗,胜似神仙。后人为了借以扬名,便将“三苏”当日所食之鸡命名“三游神仙鸡”。 后来南宋诗人陆游,在宋乾道五年(公…
黄州安国寺与东坡饼
01-24
苏东坡来到黄州,住在江边上一个叫临皋亭的地方。背后有条路,隔不了几百步,就是安国寺。安国寺里有个大和尚参寥,有一手制作酥食点心的好手艺。苏东坡经常从后门上安国寺去,同参寥谈禅说佛,聊天喝茶,两人成了好朋友。 有一天,苏东坡到黄州的点心铺“何氏园”买点心下酒,碰上一种酥食,他买了试着吃了一点,觉得味道不错,就问掌柜的:“这酥食叫什么名字呀?” 掌柜的回答:“还没起名哩。” “为甚酥(为什么这样酥)?…
苏东坡首创东坡豆腐
01-24
湖北黄州的豆腐,自古出名。精于烹饪之道的北宋著名诗人苏东坡亲自操勺,创新豆腐菜肴。名品豆腐加上名人烹制,酷似猪肘,质嫩色艳,鲜香味醇,人称“东坡豆腐”。 东坡豆腐以黄州豆腐为主料,将豆腐放入面粉、鸡蛋、盐等制成的糊中挂糊,再放入五成热的油锅里炸制后,捞出沥油;锅内放底油、笋片、香菇和调味料,最后放入沥过油的豆腐,煮至入味出锅即成。 苏东坡很重视饮食养生,特别是素食养生。在《送乔全寄贺君》中,他写…
苏东坡的文人食疗秘方
01-24
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不仅精通中医药学,也是一位“美食保健家”。苏东坡经常会摸索出一些既治病保健,又能满足美食和药用的食疗方。茯苓面润肠在《与程正辅书》中苏东坡曾透露,一次他的痔疮复发了,不得不休粮断酒肉,忌酱菜盐酪好几天,可是一点也不见好转。于是,苏东坡就开始查询医书药典,对着症状自制了茯苓面。... 苏东坡不仅精通中医药学,也是一位“美食保健家”。苏东坡经常会摸索出一些既治病保健,又能满足美食和…
漫话苏轼与饮食文化
01-24
苏轼是伟大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著名的政治家,却对饮食和饮食文化非常热爱,堪称美食家和烹饪高手。他留下的宝贵的饮食文化值得我们珍视。要制作出美食,必须有广博而坚实的饮食制作知识和理念。苏轼喜欢制作饮食。他是一代名人,吃过很多佳肴名菜,也吃过民间的很多特色土菜土食,有着丰富的感性知识。在吃到美味食品时,他不耻下问,了解其制作方法。《竹坡诗话》载,苏轼在黄州时,尝赴何秀才会,食油果甚酥,因问主人,…
苏东坡的黄州
01-24
黄州也是食者的天堂,享誉天下者有东坡肉、东坡饼,到黄州细细品饮,方知黄州值得流连的地方非赤壁一处,然赤壁盛名令黄州天下知。有一年,我看到黄州与蒲圻争赤壁正宗,蒲圻遂更名为赤壁市,便起念去考察一通,看两家赤壁如何。从黄州一路走去,居然打探出五个赤壁,便是:黄州赤壁、蒲圻赤壁(曾短暂划嘉鱼辖)、武昌金口金矶头、汉阳林璋山、汉川赤壁草寺。林璋山在汉江边,赤壁草寺乃地名,惟前三者依长江,金矶头亦锁在长江…
苏东坡在黄州的饮食生活
01-24
林语堂先生说:“苏东坡有魅力,正如女人的风情、花朵的美丽与芬芳,容易感受,却很难说出其中的成份。”苏东坡的魅力不独在那个远逝的时代,他的文采风流亦照耀千古。远在美国的歌星 听到王菲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对歌词很感兴趣,马上打电话给她的经纪人,请苏东坡为她写首歌词。这令人啼笑皆非的趣谈,表明苏东坡的作品在这网络时代,仍然是时尚和前卫的。 1080年2月1日,苏轼来到黄州,开始了4年又4…
苏东坡:东坡鱼、东坡汤
01-24
苏东坡的文章著名、书法著名、食谱也很著名。 到底这位11世纪的诗人,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名菜? 这位1000年前就练瑜珈的生活大家,又怎样养生? 他跟他的学生──名画家米芾,又是怎样活过一个千禧年? 东坡肉、东坡鱼、东坡酒、东坡墨……,在十一世纪的中国,苏东坡是一个名牌。 凡是他碰触过的东西:一张纸、一个砚台、一家酒楼、一个凉亭,都变成了众人争睹、争购、收藏的对象。连苏东坡的帽子形式,一时间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