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琦(1008—1075),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著名宰相,社稷重臣。他年轻时曾在黄州安国寺苦读诗书,荣登科第,留下一段佳话。
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1),韩琦之兄韩琚任黄州剌史,他励精图治,将黄州治理得井井有条,上下称颂,韩琦云:“余兄天圣中,尚抑齐安守。兄材无不宜,吏治敦可偶。”是时,韩琦因父母新丧,家中无以栖身,便由安阳投靠哥哥,韩琚见他聪明颖慧,可堪造就,就在家国寺寻一安静房子,让他闭门苦读诗书,冀图日后大展鸿图。
韩琦在安国寺中孜孜不倦地苦读诗书,竟至感天地,泣鬼神。《宋人轶事汇编》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美丽传说:在一个风雨交加、电闪雷呜的夜晚,韩琦伴着青灯黄卷,正全神贯注地读书,突然,有二个精灵化作衣冠高古、容装艳丽的女子飘然而至,在韩琦的前后或搔首弄姿、妖媚迷人,或装神扮鬼,恐怖竦然,但韩琦泰然处之,手不释卷,心不离书,对精灵作怪毫不理会,她们见他志诚读书之心如此之怪,皆心悦诚服,临行前道明真象:“我俩现在既不是人,也不是神仙鬼魅,而是楚国的灵、均二人,当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后,我俩也随之投江,后来屈原升天为神仙,而我俩则化作精灵,四外游荡,听说你是位处变不惊、坐怀不乱的有德君子,特来试之,打优你半天,果然所言非虚。据此,他可为社稷之栋梁”。
苦读之余,韩琦遍览黄州景色。有一次,他游览黄州四大名楼之一的涵晖楼,为眼前如诗如画的大好风光所折服,欣然写道:“临江三四楼,次第压城首。山光拂轩楹,波景撼窗牖。原鹡款集中,万景皆吾有”。
黄州的折节读书,使韩琦成为方华横溢的饱学之士,治国韬略,尽熟心中。后来,他果然金榜题名,进士及第,成为社稷重臣,一代名相,黄州及安国寺也因他读书于此而声名大噪。清《黄冈县志》称:“黄人思其德,为立祠于读书处”。
黄州本属僻陋之郡,但因杜牧,王禹偁,韩琦三个相继或任职于斯,或读书于此,使世人对黄州刮目相看,黄州城的名声越来越大,正如南宋理学奠基人朱熹所称:“齐安在江淮间最为穷僻,而国朝以来,各卿贤大夫多辱居之。如王翰林、韩忠献、苏文忠,邦人至今乐称。……何哉?盖王公之文章、韩公之勋业,皆以振耀于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