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赤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东坡文化 >> 文物赤壁
黄州怪石供天下
2025年01月24日

                                       黄   州   怪   石   供   天   下

                                                                    ---试论黄州怪石

    《华夏奇石》收录湖北奇石12种,其中黄州有二:黄州石、采石。据《云林石谱》考证说黄州石出自黄州江岸,即苏东坡所述:徐公洞“岸多细石,往往有温莹如玉者,深浅红黄之色,或细纹如人手指螺纹也”。指的是玛瑙质的黄州玉。采石。《山海经*西山经》:“马鬼山,凄水出焉,西流注于海,其中多采石”。晋郭璞日:“采石,石有色彩者”。民国初年,章鸿钊在《石雅》一书中评道:“采石以多色著,而异乎纹石以多文著者也”。如果既色彩鲜丽又纹理宛然,则更佳。《灵岩石说》载采石出自黄州城北二里之聚宝山。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收藏了大量的黄州怪石并首次提出以黄州怪石为供的概念和首创了用水供养黄州石的方法。并作《记赤壁》、《怪石供》、《后怪石供》等赏石名篇来赞美黄州石。

                                黄 州 石 的 成 因

     据《黄冈县志》载:远在太古界,黄冈县域横跨大别古陆和长江中下游拗陷两个构造单元,其北部和中部受大别古陆控制,南部受长江中下游拗陷制约。太古界以后至侏罗纪以前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古陆一直处于缓慢上升而邻近地区相对下降到海平面以下,县境大部分地区处于浩瀚的海洋之中。侏罗纪时期,强烈的燕山运动席卷大别山区,使黄冈县在老构造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构造形迹和多期的岩浆侵入活动。黄州石主要为砾石,属白垩--第三纪东湖砂岩,其岩性为红色砂岩、粉色砂砾岩、粉砂岩以及第四纪松散堆积物。主要为冲积、湖积及残积、坡积和粘土、垩粒土、亚砂土、砂土、沙砾石等组成。其成分来自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形成年代为中生代和新生代,距今约1200万年至300万年前。

                                黄 州 石 的 名 称

    黄州石的名称历来说法不一,被正式记述的有四种:即黄州石、采石、黄州怪石、美石。见《华夏奇石》和苏轼之黄州〈怪石供〉。民间称其为“玛瑙古”(方言音译)。推想可能是很早以前,老百姓就知道黄州聚宝山产宝石(玛瑙石),故名。八十年代中期。黄州某工艺厂将黄州石制成工艺品销售,取名叫赤壁石。至今黄冈师院、黄冈幼师、黄冈艺校等学校的师生们还把画赤壁石作为课外作业。更有石友则直呼为“齐安石”、“黄州奇石”等等。说实在话,笔者也赞同“黄州美石”的叫法,因为黄州石之美,真正名不虚传。只不过才华横溢的大学士苏东坡早在宋代就称其为黄州怪石,并有一大套收藏欣赏陈列黄州石的经验和研究成果,至今影响着藏石界(特别是水石界)。可以这么说,苏东坡当之无愧为黄州石第一收藏家和开山鼻祖,故其权威性毋容置疑。再则“黄州怪石”品牌一经苏子打出,天下闻名,更有前后《怪石供》等评赏黄州石的美文传世,可以说定名为“黄州怪石”是最佳的选择了。

  

                           黄 州 怪 石 的 地 域 范 围

    广义的黄州怪石指的是黄冈境内的奇石。主要有金属类矿石:铁、锰、金、铜、铅、锌、钨、黄铁等;和非金属类的矿石:大理石,花岗石、矾石、青石、红砂石、长石、石英石、卵石、水晶石、砾石等。狭义的黄州怪石是指现今黄州城区,再具体一点就是黄州江边、龙王山(包括聚宝山、赤鼻矶、玉矶山)的观赏石。主要有:红砂石、长石、砾石、卵石和石英石等。

 

         本文论述的是狭义的黄州怪石。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团风、新洲、阳逻(旧属黄州府管辖)等地的观赏石,其地域与黄州连接、奇石形成年代与黄州一致。石质基本上没有区别。石友一般把他们作为黄州怪石来收藏,笔者认为是妥当的。不过笔者认为也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哪些是采于新洲、哪些采于阳逻、哪些又采于团风。尽管他们是孪生兄弟,毕竟有一部分还有细微的差别和不同,有的一眼就可以看出。

                           黄 州 怪 石 的 观 赏 价 值

    黄州聚宝山砾石层与南京雨花台砾石层属同一时代砾石层,因而黄州怪石有一部分又与雨花石类似,苏东坡收藏的黄州怪石即为此类,故而藏石界称苏公为雨花石收藏鼻祖,实为“黄州雨花石”也。所以黄州怪石之美,完全可以用刘水先生提出的评赏雨花石的六条标准和“三不三胜”(注一)的理论来阐释。需要说明的是,黄州怪石除了与雨花石具有色质纹形神等共性之处,还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现综述如下:

 

     1、质地美。黄州怪石主要为砾石,属第三纪东湖砂岩以及第四纪松散堆积物。主要类别有:玛瑙、玉髓、碧玉岩、燧石岩、石英岩、蛋白岩、构造岩、砂砾岩等类。按透明度分类有全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三种。黄州怪石以石质细腻坚硬、光透油润的为上品。

     2、色彩美。黄州怪石以多色彩著称于世。正如《中外奇石》(罗献林、刘文龙著)中所说“用五颜六色也难形容确切”。其中仅纯色石就有红、黄、白、黑、绿、青、蓝、紫等色,细分有几十种。纯色石中尤以纯黄石、纯红石、纯黑石最引人注目。笔者藏有一块纯色黄石,极似寿山之田黄,微透明凝冻,其色之纯,质之美,肤之腻,当为黄州

之田黄石也。话说回来,最美的非黄州采石莫属。笔者见一方上品采石,红橙黄绿青兰紫等色一应俱全,且色彩鲜明、对比度大、搭配协调,实为罕世奇珍。

 

       3、形态美。黄州怪石形式多样,美不胜收。一般近似圆形、椭圆形、板状、块状或随形,大小适中。或似活物,或如奇景,一石一物,姿态万千。

     4.纹理美。黄州怪石最夺目耀眼的是由纹理线条而组成的各种图案石。常见的有:人物石、动物石、风景石、文字石、国画漫画石、天文石等。再配上七彩纷呈的色彩,千姿百态的造型,一石在握,总让人流连忘返、乐在其中。

 

       5.雕塑美。大自然不愧是伟大的雕塑师,这在黄州怪石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笔者收藏的具像石(又名仿生石)有:金兔、天然石壶、男根石、女阴石、和平鸽、火炬、宇宙飞船、石猴观海、北京猿人头骨、双色镲笔头、笔架山等。作品件件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观赏者无不惊叹大自然那鬼斧神工的杰作。

       6.古拙美。黄州怪石不仅质色形纹出众,其瘦皱漏透亦为奇绝。因为黄州独特的地理位置,其地域横跨大别山古陆和长江中下游拗陷两个构造单元,经过多次构造运动形成的砾石层,再经过漫长的地质运动和外力作用,其中相当一部分奇石逐渐形成了瘦皱漏透的外形,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美的感受。

       7.大小兼备。黄州怪石中大者近两百斤(两百斤以上听说过,但未见到实物),可以置于厅堂之上,作为高档陈设的艺术品;小者仅重数克,方便于手中把玩、盆中供养以及点缀于金鱼缸之中,增添生活的乐趣。

       8.腊石。黄州怪石中腊石发现较少,见有黄腊、彩腊、红腊、黑腊;质亦有玉质、蜜质和砂质之分。腊石以纹理石居多,鲜见造型者。

       9.化石。黄州盛产化石,主要有珊瑚、海生无脊椎动物、贝壳、树、植物纤维化石等。黄州化石特征明显、石化程度高,并和韵自天成的黄州怪石融为一体,大大增加了她的欣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笔者收藏有一珊瑚化石。正面一小圈内(开光)一男一女象在窃窃私语,又似相互亲昵,故取名“亲密爱人”,是一方难得的化石观赏奇石;另一方身份不明的化石,在放大镜下“A、B、C、D、E、F、G。。。。。。”等等英文字母一排排地整齐的排列着,煞是好看,赏者无不拍案叫绝!还有一方动物器官化石,血肉模糊,唯气管根根可数,它仿佛是在向世人诉说着千百万年前的那场撼天动地的特大灾难,教人目不忍睹。总之,黄州化石种类繁多,精品纷呈。而唯有亲见,才知神奇。

       10.星陨石,《史记*天官书》载:“星坠至地,陨石也”,表明我国在古时即已初步了解陨石。黄州是发现陨石较早的地区之一,让人不解的是黄冈文献史料中均未记述此事。而在黄州城内。至今有一地名叫“落星台”,即为传说中星陨石坠落之处。黄州星陨石何时坠落?原石今宝在何方?均无从考证。遗憾的是,笔者和石友们至今在黄州(及附近地区)未曾发现星陨石,也可能我们都不识货,与星陨石交臂而错过了。

                                          黄 州 怪 石 的 收 集

          目前,收藏黄州怪石的人越来越多,黄州怪石又没有市场,只能靠收藏者亲自去采集。采石地点主要是聚宝山;其次是赤壁矶和玉矶山;而黄州江岸砂石层被厚沙土覆盖着,无法采石。此外,黄州城区许多建筑和主要街道以及乡村公路在五六十年代都铺设了黄州怪石,厚厚的一层。如遇城区改造,这些地方是可以找到好石头的;再者,乡村公路的石头本来就铺在路面,遇下雨天,也是采石的好去处。

                       弘扬东坡艺术  传播黄州怪石文化

           笔者长期致力于东坡艺术的弘扬和研究工作。鉴于苏东坡在黄期间,亲自收集黄州怪石数百方,并提出了黄州怪石文化的理论,即“以石为供”的概念和“以水供养黄州石”的方法。因此,笔者认为:黄州怪石文化既是一种独立的文化现象,又与东坡艺术息息相关。故而,我们在弘扬东坡艺术的同时,也要传播黄州怪石文化。

  

            为此,我们正在着手黄州怪石及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计划成立收藏展室“黄州怪石供”和出版《黄州怪石供》一书。让黄州怪石重焕光彩,走向世界,让“以石为供”的概念和“以水供养黄州石”的方法发扬光大,吾愿足矣。

 

注:刘水先生提出的评赏雨花石的“三不三胜”的观点:

1、不是宝石,胜似宝石;

2、不是文物,胜似文物;

3、不是艺术品,胜似艺术品。